关于弟子规的心得体会(精选19篇)

范本咖 人气:1.72W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

如果说你要读儒家的经典,除了《论语》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外,还有《弟子规》也是一本很好的书。如果说《论语》等是面向所有人的,那么《弟子规》就是针对孩子的。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体会(精选19篇)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的核心,本自孔子的言论。它教导我们孩子需要讲孝悌,要谨慎诚信,要爱周围大众,亲近仁德贤人。倘若有富余精力,多读书多做学问。《弟子规》的教育观念,我是非常赞同的,它崇尚的是儒家的思想,以“仁”为本。我认为,这个世界上聪明人不多,有作为的人更少,而我们中国当前的教育是以成绩为主,恨不得大家门门优秀,个个成为大科学家。中国现在的中、高考似乎完全决定了学生一生的命运。其实不然,有消息称,中国自恢复高考的三十年来,并没有一个高考状元成为各领域工作者中的顶尖分子,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成绩不能说明一切,因为成绩只能说是理论知识掌握了,而真正的研究,实验工作等,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等都是很重要的,而最最重要的就是情商,包括性格脾气等等。你在工作中不能与人家良好沟通、良好合作,甚至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还能谈什么工作呢?

因此,我非常赞成以道德为基础的教育方式。因为你做人首先得讲道理,要文明要有修养,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在这个基础上,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学识素养,若是你能掌握得很好很深,那么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了。

毕竟人的智商,人的接受能力等总是会有差异的,这样导致人的成绩有高低,但是,道德这方面,就拿《弟子规》来说,你想做就一定能做到,但每时每刻都做到,那需要时间,需要毅力。古时候,孩子们都学习儒家思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那才会受人尊重与敬爱。那时,除了贫穷和不爱学习的孩子,大多数孩子们都努力学习,特别是隋朝开始了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有志之士就通过科举,考取进士后就可以做官,为百姓造福。因此,历史上自从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除战争时期外,神州大地都很先进,很繁荣。但是现在,中国都没有一个接受中国教育的人获得诺贝尔奖;还有人均经济水平实在是太低了!而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大国,人民的素质却是越来越低,导致很多人去日韩和东南亚等地旅游时,被当地人骂!

我认为,要让中国成为真正的大国,那么就应该从孩子们的教育抓起,而孩子们的教育,应是以道德为基础的。《弟子规》应该重新回到教育的基础中来,让未成年人懵懂之时,就开始习读《弟子规》,践行《弟子规》,做有素质的国人,民众素质高,不愁国不强。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2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人。有余力,则学文。这24个字的意思是: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做了这些之后,还有精力就应该好好地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在《弟子规》里,我对“首孝弟”的感受最深。一个孩子从小不知道如何孝顺父母,尊师长,长大后又怎么会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呢?在学校少先大队部组织开展的家庭好孩子“四个一”活动,要求我们“每天一句温馨问候,一杯浓浓的热茶,”来孝顺父母和长辈,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家庭亲情。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3

女儿的学校最近开展了一项特色教育----亲子共读《弟子规》。当时心里很奇怪,一般都学《三字经》怎么突然钻出一本《弟子规》。上网查阅了一下,发现自已这么多年真是自以为“读书破万卷”,结果才是只“井底之蛙”,这么优秀的精神财富我居然从来没有听说过。

了解之下才知道《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它本来是古代中国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但是在目前的现代社会里,很多东西都是我们必须要学习和遵循的。虽然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出生于这个年代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是非常恰当的。学习《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在我没读《弟子规》这本书之前,一直认为我在生活和学习中做得很好,直到看了《弟子规》这本书后,才明白了什么是正人君子的品行。发现了我在生活中的不足之处,特别和女儿一起阅读后,我更加发现这本书不仅是我们的生活规范,也是我在生活中的指南针,让我和女儿从内心的明白“孝”,并努力的做到“孝”。而且天天一起阅读,互相找出缺点后,我觉得我们之间更亲密了。

书里还告诉着我们,社会中的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和别人有矛盾的时候,如果你只想着矛盾发生后怎样去正确的处理,那么我想法就是错误的。《弟子规》中的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一句具体给我们指出矛盾是可以避免的;倘若你把身外的钱财物看轻点,少计较,朋友之间、家人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 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再多不必要的冲突怨

恨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现代生活的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大,就业困难,面临金融危机,失业率高,子女教育困难,邻里关系紧张,同事之间互相猜忌,夫妻之间相怀疑。面对这些问题,每个人总是想尽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摆脱以上烦恼。可是,最后的结果只是顾此失彼,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如果每个人都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和发扬咱们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构建和谐社会,开拓中华未来肯定是指日可待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尽到我们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大力弘扬《弟子规》吧!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4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就是《弟子规》,弟子规是一本古典文学,是圣人留给我们的教诲,它教我们应该怎么样做人和做人应该具备什么,我们应该珍惜这本古典文学。

俗语说的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交朋友先要让他相信你,而弟子规会告诉我们怎样让朋友信赖你,如果你做到了,你将有许多好朋友,因为他们信任你,虽然我做的不太好,但是我会努力把它做好的。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即是我的好朋友,又是我的表姐。记得有一次,我和表姐约好一点点钟去新华书店看书。姐姐总是让我信赖,因为姐姐总是说到做到,除非姐姐不能出门。这次也不例外。我从表姐这也学到了诚信。那我更应该要该诚信,让大家对我有信心,还有一次,我和堂妹一起去买本子,可是我等了好久,堂妹也没有来,我想不等她了吧!要不然我也买不成本子了,可是做人又要有诚信,我应该怎么办呢?这上疑问在我脑中排旋。于是,我做了一个果断的决定,我就打了一个电话给堂妹,原来堂妹她玩忘池,现在又在写作业,没有来了。我只好一个人去买本子。我觉得堂妹没有诚信,不过我相信堂妹以后会有诚信,也有很多朋友的。希望世界上的人都能懂的诚信。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5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我学了“首孝悌”这一段,感悟很深。

首孝悌,是告诉我们要孝敬与尊重自己的父母。如果连这都不懂,就不可能尊重朋友、同学等在生活中帮助过你的人。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告诉我们:父母叫你时,不能慢吞吞;父母让你做事时,你就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偷懒。到这里,我很内疚,因为我在三年级时(现在也有),妈妈要求每学课后要听写英语。那时的我总是慢吞吞地,很不情愿,或想办法脱身,甚至哭过。可是妈妈紧抓不放,坚持每学课后要我听写英语。正因为这样,在三年级英语期末考试考了100分,才知道妈妈的用心良苦。可是在四年级时依然不怎么情愿听写,分数下降了,可是我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妈妈只好随便我,什么时候自愿就什么时候听写。学了《弟子规》后,觉得自己对不起妈妈……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的意思是:自己的身上有伤时,自己的亲人会非常担忧;而你的道德有“伤”时,亲人的脸面就都被丢了。我在深圳时,不小心摔破了头,妈妈被吓得脸色苍白。妈妈送我到医院,边哭边送我进手术室……。读了《弟子规》“入则孝”后,联想那时的情景,真正理解“身有伤,贻亲忧”这句话的意思。

《弟子规》是中华文化的经典,它正以特殊的魅力感染着每一位炎黄子孙。当古老的钟声再次响起,让我们一起徜徉在这美妙的文化经典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6

学校近日举行了“国学经典朗诵活动”,我有幸阅读了中国远祖着作——《弟子规》。其中,我明白了做人要孝顺父母和诚实守信这两个道理。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掀开《弟子规》的扉页,这短短的二十四个字引起了我的深思。在古代时,人们已经懂了“百德孝为先”的道理。可如今,我们却对父母横蛮无理,面对父母的热切呼唤,我们却不理不睬;面对父母的再三交代,我们只是口头答应,却迟迟不肯动身;面对父母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并非虚心接受,反而强词夺理……为此,我们应在“孝”上下苦功,尽量做到“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做人不仅要孝顺父母,还要诚实守信。这在《弟子规》中的“信”便有提及——“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其意思是: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的确,古往今来,人与人之间十分讲究诚信,因此,我们要时刻牢记着“轻诺必寡信”的忠告;坚持着“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信念;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对《弟子规》有了认识,还树立了新的人生观。在以后的岁月里,我应该严以律己,做一个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和知书达礼的人。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7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它将会让你受益匪浅。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定有一定的差距。在读《弟子规》之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我今后能按照它上面的去做,相信我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品德,有品位,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常识。

《弟子规》可以真正培养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可以打造健康和谐社会,提高修养,何乐而不为?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8

想必大家都读过《弟子规》吧,《弟子规》里的内容蕴藏着许多道理,只要我们反复回味,就会有许多体会了。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很久才回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读到这里,我觉得自己没有做到……

有一次,妈妈一个人在家里大扫除,而我在做妈妈布置的“海量”作业。经过两个小时的“拼搏”,我终于把“海量”作业给消灭了。没想到,我刚刚写完作业,妈妈就叫道:“阿怡,帮妈妈洗洗拖把吧!”我听了,说:“妈妈,我刚刚才把作业给做完,手都麻了,你又叫我去洗拖把,我很累啊!”妈妈说:“我干了一天的活,可把我给累坏了,叫你去洗拖把都不肯去。唉!”我听了,又说:”下次大扫除我就和你一起干活,这总行了吧!”妈妈听了,说:“唉!算了,你还是好好学习吧!”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妈妈。妈妈希望我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就什么家务活都不让我干,全部家务一直都是她做的。现在,妈妈很累很累,叫我帮她洗个拖把,我都不肯。唉,妈妈上班回来已经很累了,回到家她还要忙个不停,我又何曾帮过她干过一点活呢?平时,我在看电视的时候,她叫我回去复习,不要再看电视了,我都是慢吞吞地去做,有时甚至不听呢,净和她“唱反调”。妈妈处处都为我着想,可我根本就没当一回事呢!但是,我现在决定改变自己,要做一个好孩子!

今后,我一定会做个懂事、听话、勤劳的好孩子,学会帮妈妈分担辛苦,让妈妈不再为我的学习操心。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9

金秋十月,我们培新小学举行“书香校园”活动。老师不仅让我们认真学习《弟子规》,还要会背诵。回家后,我让爷爷帮忙找到《弟子规》这本书,每天中午,都坚持读一小段。

《弟子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语文课本,是古代儿童的启蒙教科书,对现在的我们也有很大的启示。它让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如:讲孝顺、讲礼貌……。书中写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我承”,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我们好,我们应当听他们教诲,应虚心接受,不能强词夺理,让父母伤心生气。我清楚的记得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吃力地端着一盆水,天真地对妈妈说:“妈妈,洗脚”。这则公益广告打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它深深体现了小男孩对妈妈最真挚的爱。我更想到乌鸦反哺这个故事,连小乌鸦都知道孝顺父母,小时候听父母的话,长大了喂父母食物。而以前,父母让我做事,我总是推三阻四,或者找借口不能按时完成。现在想起来,真是非常后悔,以后我要变得勤快,父母叫我,立刻就能答应;长辈说我,我也能安安静静的听,让长辈们开开心心。

当我读到“出必告、返必面”时,我深深的感觉到,以前不管是我早上出门不打招呼,还是放学时迟迟不出校门,让父母在校门外焦急等待这些行为是多么槽糕。父母的.心始终联在我的身上,所以我以后出门,不够有多么着急,也要和他们打一声招呼。放学不管有多少事,一定要及早出校门,让父母看见我都身影,不再为我担忧。

《弟子规》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很大,它告诉我学习中、生活中许多做人的道理,它还能教我如何做一个有修养的人。“百善孝为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弟子规》里的话,做一名懂道理、讲孝顺的好学生,把中华文明的优秀品质传承下去。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0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涕,次谨信……”听着低年级小同学朗诵的《弟子规》,我不禁联想到了五年级夏令营时,老师要我们背《弟子规》时的情景。暑假里,李老师每天抽出一节课时间,让我们练习背诵《弟子规》。不到两个星期,我们便背得滚瓜烂熟了,圆满地结束了假期的经典诵读活动。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我们又回到了学校。中秋节的前夕,我们六(3)班一部分同学去戒毒所慰问演出,我们为接受戒毒的哥哥姐姐们表演《弟子规》。他们看了我们的表演,热烈鼓掌。我心里得意洋洋,为自己的表演成功而高兴。其实,我当时并未真正地理解文中的内涵,只是为背诵而背诵,为表演而表演。

记得在一次月假时,奶奶从绍兴回来了。爸爸见我闲着便叫:“文文,我们去奶奶家,你去不去?”我心想,奶奶家的房子又破又烂,里面还有一股莫名的臭味,还是别去了。我大叫:“不去了,我还有事,你们去吧。”爸爸妈妈走后,我便看起电视来,完全把老师在学校说的话抛到脑后了。

一天早上,我去值周。来到一年级教室旁,我听到低年级同学在读《弟子规》:“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开始,我还没在意,可当同学们说:“对待爷爷奶奶,绝对不能抱有讨厌、嫌弃的态度。”我的脸顿时红了。记得在一次月假时,奶奶从绍兴回来了。爸爸见我闲着便叫:“文文,我们去奶奶家,你去不去?”我心想,奶奶家的房子又破又烂,里面还有一股莫名的臭味,还是别去了。我大叫:“不去了,我还有事,你们去吧。”爸爸妈妈走后,我便看起电视来,完全把老师在学校说的话抛到脑后了,压根就没想起还有什么“弟子规,圣人训”之类的古训。我越想脸越发烧得厉害。他们,似乎在嘲笑我对爷爷奶奶的不尊敬。我羞愧地低下了头,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做到《弟子规》的要求。

又是一次放月假。我回到了家,立刻拎起一袋水果,跑到奶奶家。奶奶正在打扫院子,我看见了,连忙过去帮忙。奶奶见我如此孝敬,眼角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我还给奶奶端茶送水,嘘寒问暖……

回到家,妈妈叫我做家务,我正在看书,便不想回应,更不想去做。可当我一想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便立刻去做。从此以后,虽然我有许多事不愿意做,但一想起《弟子规》的教诲,我便努力做到。

想当初,我只把背《弟子规》当做一个任务,而如今,我明白《弟子规》有更深一层的道理。《弟子规》,一本讲道理的书,一本能让人明辨是非的书,一本能使人进步的书。《弟子规》,我的老师,我成长的好伙伴,我人生的导航仪!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1

我认为,《弟子规》是一部十分科学的书,它把全书分成几部分,在《总叙》里提出:“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古人云:“百善孝当先”所以自然将“孝”放在首位,这一部分对父母的分析透彻,可以说把孝说道了方方面面,且并不像众所认为的“封建孝道”如——“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指明虽然重孝,但不可舍理求孝。

现实生活中,即使是第一部分“入则孝”也很少有人全部做到。

但古人亦云:“忠孝不能两全。”

实事上,如果“孝”做的太绝,不会有什么好处,因为社会发展的力量来自于新一代,如果这帮人都把精力用在“孝”上,那么社会就止步不前了,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觉悟,不愿接受儿女的孝意,但有些人却说养儿防老,我认为这是可笑的,因为社会仍需发展我,父母的努力,归根结底用到推动社会的发展上,但是发展中的社会并不能直接回报父母,需要在子女这里回扣,才能报答前辈的贡献,如果全部回扣了,那就象是把一个东西推出去又拉回来,是无用功。

所以说父母的爱,是为社会做贡献,儿女不过是略表谢意罢了。

我们所处的时期,是需要能量推进的,做这些人并不是新一代,而是父母们,他们是在真正不求回报的工作,而我们只是一个中转站,等到我们为人父母,是我们该奉献的时候了。

所以,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使命,并不是养儿防老,儿女们也要知道父母是付出而无回报的',所以要孝顺这些无私的人,他们为社会做了贡献,应有一份让他们心安的报酬,可以不多,只要表达心意即可。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2

读了《弟子规》,它就像一盏明灯一样指引着我,让我在德行方面进步有了很大的。

以前,每到吃饭的时候,妈妈叫我吃饭,我总是心不在焉,虽然嘴里说着“马上来”,可我还是一头扎在电脑前玩游戏,在妈妈的再三催促下我才不情愿的把游戏暂停去吃饭。现在想想,这是多么不应该呀。现在,每当妈妈说吃饭,我会立刻放下手里的游戏,赶紧帮妈妈摆碗筷,搬凳子。因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以前,我生病发烧时,妈妈总是细心的照顾我,药总是妈妈先尝尝再给我喝,晚上也会彻夜照顾我,而我呢,当妈妈身体不舒服时,还吵着妈妈陪着我出去玩,不让妈妈休息,现现想想,自己都觉得脸红,我以后会改的,妈妈身体不舒服时我会让妈妈好好的休息,细心的照顾妈妈。因为“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以前,我做完作业,总时将作业本、书、文具等随便一扔,搞得到处是我的东西。有时看完书后,桌上、地上、床上,到处是书,真是杂乱无章!而现在我都把书分类整理得井井有条地放在书柜上。爸爸妈妈都说我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还直夸我的房子整洁呢!

通过读《弟子规》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多说请、谢谢、您好、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养成主动写作业的好习惯,作业不磨蹭,这些我一定要谨记在心,时时刻刻用《弟子规》来教育自己,鞭策自己。

这是一篇《弟子规》读后感,作者概括故事内容简洁清晰,能在引述的基础上很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不足之处:语句不通顺,如“让我在德行方面进步有了很大的”,应改为“让我在德行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3

《弟子规》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是学生必读名著。至此,读《弟子规》半个学期了,感受尤为深刻。

我感悟最深的是“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意思是: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齐清洁,不在于衣服的昂贵华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穿着,也要依照家里经济状况。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懂得“节俭”。我们学生崇尚的应该是节俭,而不是奢侈。我非常赞同学校的做法:每天都要穿整洁的校服。这样可以减少学生之间对昂贵华丽衣着攀比。我们要注重衣服的整洁,而不是价值昂贵外表华丽。穿着校服,要注意卫生,保持校服干净,并且穿校服要是穿一套。我们同学之间可以攀比衣着,可比的是谁的衣服更整洁,更朴实。这样,不仅使得学生们更有素质修养,更显得校风严谨。

假期时间,不在校,不穿校服,我们也不能过分打扮自己。如穿华丽的衣服,跟随潮流买流行衣服,吵着使父母给你买“牌子”衣服。其实,穿着一件朴实的衣裳,只要一身洁白整齐,也能穿出不一样的美感,穿出自身内心的美丽。

这就是我的感受。我会向这方面努力,也希望大家学习《弟子规》,多多了解《弟子规》。它对内心素质升华有着很大作用。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4

我通过了国学经典弟子规知道了要"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以后要尊敬老人,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听哥哥的话。(许哿嘉的话)

10月的一天下午,我突然接到哿嘉班主任李老师的电话,说哿嘉放学时打奶奶,啊!怎么会这样!原来奶奶去接哿嘉放学,他正和同学玩得高兴,不想跟奶奶走,奶奶去拉他时,哿嘉一反手打到奶奶脸上。李老师特意打电话告诉我这件事,奶奶是老人,又是长辈,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家长要怎样来教育他呢?特别是学校正在进行21天培养好习惯的训练,而且也在学习国学经典。"百善孝为先"怎样让哿嘉明白懂得这个道理呢?

回到家里,我和哿嘉爸爸商量吧奶奶接到我们家来住一段时间,我们做给他看,让他懂得什么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当天晚上,我们一起去把奶奶接到家里来,首先我们向奶奶道歉,是我们没有教育好孩子,对不起奶奶,让哿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不应该。

在奶奶住在我们家的这段时间,我们每天早上起床首先向奶奶问好,下班回家,进门先去奶奶房间问好,吃饭时,哿嘉先给奶奶添饭夹菜,等奶奶吃了第一口后我们大家才开始吃饭。晚上我们一起读"弟子规",学习里面的内容。因为心里想着要给孩子言传身教做榜样,我们家长特别认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深深体会到这古人传下的《弟子规》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却蕴含着做人的真谛,不仅对于教育孩子,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创造和谐的家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过去孩童都懂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知晓呢?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家里用餐时长辈不上桌,晚辈绝对不可以动筷子,"长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长辈先尝,这样子在我们晚辈的心中就扎下了"孝"的根。现在因为没有和老人住在一起,反而忽视了这些,通过这件事也让我们家长警觉,老祖宗的东西一定不能丢,不能忘。

哿嘉在我们的带领下早就知道了打奶奶是非常不对,非常不应该的事。现在不管走到哪里,他首先会想到奶奶,出门牵着奶奶的手,有好吃的先送给奶奶,笑容又重新回到奶奶脸上。学习"弟子规"让我们家受益匪浅!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5

今天我又一次品读清代文学家李毓的作品《弟子规》,心潮澎湃,深受教育。

《弟子规》共分八个部分,首先《总叙》篇为我们介绍了《弟子规》正文七个部分的题目。《孝》篇告诉我们如何孝敬父母;《悌》篇告诉我们要尊敬长辈,与兄弟和睦相处;《谨》篇向我们端正了日常行为,要有一个好习惯;《信》篇教育我们要诚信待人。《泛爱众》篇让大家知道要爱护所有群众,不分贫富;《亲仁》篇告诉我们必须要仁义,否则人品不好;《学文》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要有好的学习计划、态度。这就是古代学生的“日常守则”。

《弟子规》通篇讲述了做人、做事的规则,正所谓无规矩不成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大规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做人、做事讲规则、讲原则,人可树,事可成,但前提是一定要熟知、清楚规则,所以我们应学习《弟子规》,更应谨记、传承这一国学经曲,但是,传承绝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口头或是书本上,而是要体现在行动上。例如“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是指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做事情不要慌张,忙乱就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应知难而进,也不要马虎草率,要认真对待。“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意思是指看见别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齐,哪怕同他相差很远,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地总会赶上,看见别人坏的行为,就要自我反省,有的话马上改正,没有的话也要引起警惕。“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老师布置做的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学习效率不高。

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形形色色的大舞台,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有着不同的角色,而唯一不同的是,无论扮演的是什么角色,都要牢记《弟子规》中的训戒,具备一定的素质,规范自己的言行,牢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古人圣训,流传百年,让我们谨记精髓、传承国学吧!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6

很多人说《弟子规》里的道理很简单,早就知晓,我很是羡慕。《弟子规》让我在快乐中感情得到了升华,也懂得更多的做人的道理。它长养了我的智慧,震撼着我的心灵。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早点知道这些道理,也许我的人生际遇会大不相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一个人而言,应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最先体现在一个“孝”字上。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都是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做不到。以前觉得父母爱子女都是非常自然的事,身在福中不知福,无法体会父母的辛苦和委屈。“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父母辛苦供养我读书,而我有时却不能如他们所愿,让他们非常失望;父母委婉的建议,我不但不听,还会觉得烦,有时甚至故意做些让父母生气的事。

所以学了《弟子规》才知道,家庭、事业和身体的好坏,不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要想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读了《弟子规》,作为初为父母的我们,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要教育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作到孝敬父母,说话做事要小心仔细,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多和思想高尚的人在一起,在学习之余,要多读书,多学习一些科学文化知识。

这个道理人人皆知,但是做起来人们往往就忽视了其中的道理。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往往尽其所能让孩子们学习更多的技能,画画、唱歌、弹钢琴、学外语,其本意都是好的,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过度的强迫会使孩子们产生逆反心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是要不得的。

父母通过读书,会掌握正确的指导方法,耐心解决孩子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孩子们懂得生活的规则,培养孩子的传统美德《弟子规》还让我们知道在平时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后,在独处时都要持恭敬的态度,恭敬才会成为一个人自然流露的品质。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真正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诸如此类的名言警句,但我却一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极其优美的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回想一下,骄傲自满的的确确给自己招来了许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是我最喜欢的一句经文。一个人的能力再大,总会有限,人无完人,人总有缺点,所以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提醒。

一个人只有一双眼睛,一对耳朵,看到的和听到的范围是非常窄的,如果能虚怀若谷,就好像多了许多双眼睛和耳朵,看到的和听到的范围就扩得很大,那么就会走得更高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就。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每一个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的世界。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7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它将会使你受益非浅。以下是我阅读此书后的点滴体会。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我的兄弟姊妹较多,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争执,在一旁的父母看见了,多难过呀。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又为人父母,该做些什么呢?一方面,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为孩子的母亲,应正确引导子女诵读《弟子规》,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领导批评。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8

通过这几天培训对《弟子规》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只有在认认真真地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它所蕴含的道理。《弟子规》不但使我增长了智慧,而且还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深有感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 做人要懂得感恩。

对一个人而言,首先我们最应该报答的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正因为如此,所以《弟子规》总叙下来紧接着就是以《入则孝》为开篇。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为儿女应当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们却有很多没有做到。比如经常会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回家,面对父母的唠叨,觉得很烦;有时对父母的牢骚,不能很好的给予劝慰,甚至置之不理等等。想想自己平日里对父母的关心太少,而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却是无微不至,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呀!父母对我们的爱胜过一切,只是我们没有好好地珍惜,这份永恒的无私的爱。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感慨万千。通过这一次《弟子规》的学习,让我真正懂得做人必须学会感恩的道理。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加倍努力,细心地关心体贴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给日夜操劳的父母带来幸福的生活,能让他们过上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也算是作为子女应当给父母一个小小的报答吧。

二、做人做事要有恭敬之心。

做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是一种美德。在为人处世上有时候爱争强好胜,骄傲自满。想一想骄傲自满有时真的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伤害,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遇事谦虚谨慎,多向他人请教,虚心学习,让自己不断地进步。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弟子规》本身就是一种规范,一种道德品质的规范;同时也是一个让大家去身体力行、自我管理的行为规范。它不是拿来要求他人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践行来引导、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学习,一同力行,逐步提升自己的素质,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社会风气,从而达到构建和谐家园、和谐社会的目的。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弟子规》这本书,它从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兄弟和睦、做事谨慎、诚信做人、德爱相待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细致的说明,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要想被人尊重,得到别人的赏识,就是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品行,《弟子规》中正是教了我们,而我自己做到的还远远不够,我想以后会多学习,注意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修养。我也很谢谢老师的教导,让我学到了很多!

关于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篇19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是我们从小就在背诵的《弟子规》入则孝篇的内容。意思是:“如果父母呼唤自己,应该及时应答,不要故意拖延迟缓;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应该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

这句话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很受用,一直以来,入则孝篇的内容我一直牢牢的记在心上。

父母对于我们有养育之恩,在孕育我们到出生后的辛勤教导他们费心费力,不厌其烦的对待要传授给我们的每一件事。小时候不懂事,经常会觉得父母重复的话实在是繁琐无味,但长大后细细品味后才发现,他们说的话全部都是为了我们好,为了我们的`成长也为了我们以后的道路走的顺畅。对于这样的他们,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爱他们,让他们拥有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

虽然现在说拥有美好晚年这类的话有些早,但是爱他们是我们现在能做到的。像前文我提到的那句,在父母呼唤我们时,不应该拖拖拉拉,行动迟缓,应该快速的应答。哪怕有任何事情也要放下,因为他们呼唤我们很有可能是需要我们的帮助或者是有事商讨。在我们小时候,只要一哭闹,他们不管在做什么都会放下手中的事来看我们。而现在他们需要我们,我们也要像他们那样快速的赶到他们身边,然后询问发生的事情。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态度应该恭敬,并仔细聆听父母的话;父母批评和责备自己的时候,不管自己认为父母批评的是对是错,面对父母的批评都应该态度恭顺,不要当面顶撞。”

顶撞父母这种事是我们中学生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包括我在内都不敢说没有顶撞过父母(在反省后要真诚道歉)。上面提到了父母的批评和责备,这正是如今我们与父母争吵的导火索。在我看来,父母很多时候的批评和责备都是冠以“爱”名的,他们因为很爱我们,希望我们可以更加优秀,才会对我们的一些行为举止进行批评和责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虚心接受,而不是与他们争吵。父母毕竟大我们很多岁,在人生道路上也有许多经历和经验,有时我们也应该借助这些经验。就算不借助,也要当做一次难得的教诲记在心底,方便传授给需要的人。

其实有时我们和父母的爱是相互的,只有相互爱对方,家庭才能更加和睦美满。这就是我从入则孝篇中得到的。